要分享给大家的这篇Quora上的文章是我这些天读到的十分优质的内容。

虽然文章内容与健身或者营养没有直接相关,但是深层意义都是实现自我提升 – 这也是Olive Branch的终极使命。

原文篇幅有点长,但是句句精华,饱含智慧果实,让人受益匪浅。

你可以点击阅读原文 ,也可以阅读以下的译文(仅供参考)。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哦!欢迎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译文如下(仅供参考)

全世界1%的成功人士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

作者 Matt Bodnar

我访问过世界各地各个领域的顶尖专家,他们当中有顶级神经学家,有宇航员,有FBI人质谈判专家,还有杰出心理学家畅销书作者,以及其他许多许多的优秀人物。与此同时,我还研究了不少亿万富翁,有的是集团领袖,有的是巨贾富商。最后我总结出这些人在行为习惯上关键的共同点。

与全世界99%的普通人相比,1%的精英会把自己的时间花在下面5件事情上:

  1.  他们借助沉思来决定任务的优先程度
  2. 他们懂得复合智慧的力量,每天学习新知识,努力让自己比昨天聪明1%
  3. 他们专注于研究那些不容易随时间而改变的事物,也就是说,他们注重掌握规律,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4. 他们熟稔处世的智慧,注重从不同知识领域中吸收精华为自己所用,比如心理学,数学和生物学。
  5. 他们构建一系列心理模型,以更好地认识现实,实现自己的目标。

沉思惯性

此处借用Charles Duhigg在他的两本著作《更聪明,更快,更好》《习惯的力量》当中的智慧。

在最近的一期博客访谈中,Charles谈到,研究显示,特别成功的人有一个共同的行为习惯,称为“沉思惯性”。

“那些最有效率、最成功的人,往往具备研究者称之为‘沉思惯性’的特质,沉思已经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推动他们深入思索,实际上他们的成功也与这个有关。

写日记是一个很好的沉思的例子。写日记的时候我们通常要坐下来,去试着分析解释我们如何利用了自己的时间。

写日记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现,真正应该追求的目标与当下所忙碌的事情正好相反,我们会试着想办法做出改变,让真正的目标成为生活中的优先事项,让我们的精力和活动围绕这些优先事项展开,而不是疲于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或者临时任务。有一点很重要,尤其是在现代,那就是,忙碌和高效不是同义词。” —— Charles Duhigg在“成功的科学”中的发言。

复合的力量

你在思考能力上花的时间和精力越多,这一能力增长地越快,甚至会借助复合的力量(这是一种思维模型,我们后面会讲到)来自我发展。

复合的力量贯穿于你一点一滴的行为之中。它让你的知识储量不是增量式增长,而是指数型增长。爱因斯坦将复合的力量形容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 如果你接触过复合利率,你就知道复合的力量会随着时间产生怎样显著的效应。

假设你的思考能力增长了1% —— “思考能力”这里指的是认识世界运行规律,理解人类行为,认识经济系统运作,以及理解你自己大脑的能力 —— 这增长的1%会影响到你接下来的所有行为。你不但会在工作上表现得更好,而且当你和妻子/丈夫辩论的时候,或者买车议价的时候,或者决定如何投资手头的储蓄的时候,你都会做得更好。你的整个人生其实就是由一串长长的决定链构成的。

你的决策能力的每一个小小进步,一开始并不引人注意,但是最终会造成你在思考,行为,和理解世界上的巨大转变。

当被问到成功秘诀的时候,沃伦·巴菲特指着面前的一大堆书籍,说

“像我这样,每天读500页书。知识就是这么积累的,它的增长过程好比复合利率。人人都能做到,但是我保证,你们当中没多少人愿意去做。”

研究学习那些不随时间改变的事物

要做到让知识储量指数型增长,让你在多年以后能够用大脑智慧碾压地球上几乎所有人,一个关键是注意积累那些不随时间变化,或者几乎不变化的知识。

很多人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迅速变化的技巧或者方法上,关注十分细微、高度具体化的事项,而忽略了全局。孙子曾经曰过,盲目地使用作战方法,不过是失败之前的喧嚣。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也说过:

“至于方法,有成千上万甚至更多,但是规律只有寥寥。抓住了规律的人便能选择正确的方法。仅仅使用方法,然而忽略规律的人,注定会陷入困境。”

就在人们争相传阅最近一篇《做好这10件事,你能大大提升邮件被标星的概率》的文章时,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像这样的技巧是会随着时间失去效用的。长远来看,这样的知识不足以作为你成长的基石,一年半以后,这篇文章提供的所有建议都会变得一文不值。

但如果你晓得分辨,如果你学习的是基本策略,如果你花时间去掌握深藏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之下的核心规律,阅读真正的好书,比如Robert Cialidini的《影响力》,你将能够易如反掌地应用不同的具体方法 —— 因为你已经了解了全局。像这样的知识可谓经久耐用,可以作为你成长发展的牢固基石。

也就是说,最应该投资时间去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不是脸书、推特、BuzzFeed上面须臾即逝的肤浅内容,而应当是人类知识的支柱以及经典学科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能让我们掌握真正的处世智慧。

积累普世智慧

接下来一个关键共同点是巴菲特的生意伙伴、亿万富翁查理•芒格口中的“普世智慧”。

下面关于什么是普世智慧的一段话引自特兰•格里芬著作《查理•芒格的原则》

芒格在事业上和生活中应用他口中的普世智慧。芒格认为,从各个学科中各取一部分知识,比如心理学、史学、数学、物理学、哲学、生物学等等,加以融合,可以得到价值大于各部分总和的特殊效果。罗伯特•哈格斯特朗写过一本关于普世智慧的精品好书,叫做《投资:自由艺术的绝响》,书中他写到:“学科与学科之间相互牵连,在发展中相互促进。有思想的人懂得从各个学科中提取影响力深远的思维模型和关键概念,对学科形成融会贯通的理解。像这样发展起宽广视野的人就是在积累普世智慧。”

跨界思考,意味着从生活中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当中学习知识,构建起能够整合不同知识的包容性的思维框架,从而去理解这个世界。

通过跨界思考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思维方式具有内在逻辑,能够自主强化,因为它使你能够从不同学科领域中提取必要的知识和手段,应用到理解和解决各种挑战的过程中,并使你能够实现各种复杂且艰难的目标。

思维模型构成的框架

思维模型是一定程度上帮助你解读世界的一个简单的概念、想法、智慧结晶。思维模型是高等思维必不可少的基石之一。事实上,查理•芒格已经有了很明了的解释:

“你所能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养成掌握运用现实背后的模型的习惯。”

如果一个亿万富翁告诉我某件事情是“我所能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我会听他的。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像查理•芒格这样的亿万富翁,包括他们的思维模型,就是为了方便大家。

思维模型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我们前面讲过的二八定律(帕累托法则)复合利率规则,数学当中的期望值先验概率,心理学中的确认偏误锚定效应社会认同,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以及生物学里的自然选择等等。

Elon Musk对于思维模型有更精辟的解释:

“一点建议:将知识比作语义树,这点很重要,要确保你首先理解知识的基本原理,它们好比树干和树枝,然后再是理解细节部分,它们好比树叶 — 没有树干和树枝,树叶是无从依附的。” – Elon Musk

跨界思维听上去可能有些过于高大上,但是你不需要成为各个学科的专家也能做到跨界思考。诀窍在于掌握基本概念。你可以从整合类的书本上了解各个主要学科的基本原则,将它们整合起来构建成你的思维模型的框架,为你辨认、理解和使用现实存在来实现目标提供一个有内涵、有深度的思维工具。

想了解更多顶级成功人士的爱好与习惯?

我研究了循证发展的许多策略。在这里留下你的邮箱,你会收到我的《4步骤教你做出更好的决策》这篇文章,文章中推荐了很多有助于提升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的书籍,资源和建议,以及更多关于成功人士的总结。

Leave a comment